中國人民銀行18日晚間宣布,從2011年3月25日起,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.5個百分點。截至周一收盤,滬指報2909.14點,微漲2.25點,漲幅0.08%,成交1236億元。
盡管上周A股表現(xiàn)可圈可點,但在多數(shù)分析人士看來,隨著投資者對日本大地震注意力的轉移,A股仍難以擺脫弱勢震蕩的格局。[詳細]
上調后,大中型存款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達到20%的歷史高位。在貨幣政策由適度寬松轉向穩(wěn)健之后,貨幣政策保持了連續(xù)性。[詳細]
針對居高不下的通脹壓力,作為有效管理流動性的工具,上調存款準備金率這樣的緊縮工具近期密集使用。
此次調整距上次間隔一個月,預計將凍結資金約4000億元。目前的調整就是回收過多貨幣保持中性的正常舉措。
短期加息可能性下降,二季度貨幣政策操作更趨謹慎,準備金率上調頻率和空間下降,二季度中后期可能加息。
一部分人建議暫時保持觀望,待形勢明朗再做定奪;另一部分人則旗幟鮮明地主張繼續(xù)保持緊縮力度。
A股相對較弱反應了市場對于加息或者上調存準率的預期,上調表明了決策層控制流動性、控制通脹的決心。
有人認為央行此次調整準備金率是由于擔心日元的流入,“中國的事情中國自己解決,跟日本毫無關系!
在日本地震進一步增加形勢不確定的情況下,央行理性的態(tài)度應該是保持觀望,觀望的正常策略是保持中性。
貨幣政策今年可能會出現(xiàn)“前緊后松”的態(tài)勢,這樣的調控節(jié)奏有助于為將來貨幣政策調整留有一定的空間。
預期之內,還在跟外儲增長,人民幣賬款投放比較多有關系,是一個被動的辦法,不能解決根本的問題。
銀河證券首席經(jīng)濟學家左小蕾表示,此時上調存準率符合預期,是并非是因為通脹壓力增大而進行的倉促行為。
申銀萬國分析師李慧勇表示,此次存準率的上調主要是流動性的對沖壓力倒逼央行,而4月還將有上調的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