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拿大發(fā)行量最大的全國性報紙《環(huán)球郵報》5月1日曝光了加情報部門一份日期標記為“2021年7月20日”的文件,一名在中國駐多倫多總領館工作的中國外交官“因莊文浩的涉華言論鎖定莊文浩及其在香港的家屬”。
這份文件本身并未被公開,對其真實性是存疑的。按照過往套路,相關爆料捕風捉影的可能性更大一些。
但是,莊文浩瞬間興奮如聞到血腥味的鯊魚,當日即批評政府沒有在兩年前告知這一情況。第二天,他又要求眾議院議長允許眾議院作出相應針對性決定。
叢大使將此次風波形容為一場加方“自導自演的政治鬧劇”,強烈敦促加方不要在錯誤和危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。中國外交部發(fā)言人5日也表示,這是加拿大方面無端污蔑、抹黑中國駐加使領館正常履職。
莊文浩,Michael Chong ,1971年11月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溫莎市,后移居安省南部以學生公寓密集著稱的小社區(qū)——惠靈頓縣弗格斯。
他的母親是一名來自荷蘭的護士,父親是1952年從香港移民加拿大。他們分別于1978年和1999年在弗格斯附近同一個十字路口因車禍去世。
不滿20歲即加入安大略省進步保守黨,后轉入聯邦層面的加拿大聯邦進步保守黨,并隨該黨于2004年與另一個右翼政黨加拿大聯盟黨合并,成為今天加拿大最大反對黨聯邦保守黨成員。
2006年,聯邦保守黨在聯邦選舉中勝選,組成哈珀內閣。莊文浩被提名出任聯邦政府間事務部長、體育部長和女王樞密院主席,成為陳卓愉(2004年曾任聯邦文化遺產部長)之后第二位入閣的華裔。但同年11月26日莊文浩因不滿總理政策退出內閣,從此再未入閣。
也許是入閣的經歷,莊文浩有了更大的政治野心。2016年5月,哈珀宣布辭去黨魁職位,莊文浩成為首位報名競逐黨魁的華裔。翌年黨魁選舉,14位候選人中得票第5,此后被聯邦保守黨國會議員黨團推舉為外交事務發(fā)言人至今。
盡管他最初加入的進步保守黨屬于右翼中偏溫和的一派,但莊文浩被普遍認為是典型的所謂“紅色托利黨人”。
在英語系政治學中,“紅色托利黨人”意味著極端社會保守主義,主張保守的社會政策、具有一定約束性和管制力的經濟財政政策。莊文浩曾發(fā)表過“原則大于官位”的言論,被認為在政治生活中屬于較為執(zhí)著的一類人。
從進入政壇,他長期在非華裔聚居的選區(qū)生活、參選,很少以華裔身份進行拉票。莊文浩的當選和長期出任議員基本都是依靠白人保守派選民選票,其政治色彩也始終反映出這些選民及其背后團體的意愿。
2004年,他以新晉國會議員身份,在《環(huán)球郵報》發(fā)表題為《沒有連字符的加拿大人》一文,即沒有所謂“Asian-Canadian”之類的,認為“加拿大人不應有族裔觀念”。
他也曾公開反對所謂“種族民族主義”,即不承認存在“加拿大華人社區(qū)”,因此他很少支持加拿大華人社區(qū)關注的議題。但他曾是保守黨內僅有的兩位支持反對“伊斯蘭恐懼癥”的“103法案”。
早在2006年,就有中國國內媒體提到,莊文浩一直緊密跟蹤中國內地和香港的發(fā)展變化。他說,“我認為世界應該歡迎一個強大的更加自信的中國,因為這對其他各國的經濟發(fā)展都有好處,對加拿大也是一樣。我覺得加中兩國的關系有很大發(fā)展?jié)摿Α!?/p>
同一年,當時身為加拿大體育部長的莊文浩曾見過中國國家體育總局負責人,并達成加保守黨政府執(zhí)政以來執(zhí)行的首個加中合作項目。他當時對媒體表示,如果2008年保守黨繼續(xù)執(zhí)政,自己還繼續(xù)擔任體育部長,希望能率團參加北京奧運會。
之前提到過,那一年,莊文浩決定競選加拿大保守黨黨魁。但加拿大全國華人保守黨聯合總會創(chuàng)會主席認為,莊文浩在大多倫多地區(qū)的知名度不夠高,迫切需要提高知名度和曝光率。
在莊文浩的個人官網上,可以找到他最早的一份涉華聲明便是關于2014年香港發(fā)生的“占中運動”的。
在這份聲明中,莊文浩稱,“數萬甚至數百萬加拿大人的根都可以追溯到香港,包括我的家人在內,居住在香港的加拿大人比居住在愛德華王子島的加拿大人還多,大約有30萬公民。加拿大和香港的聯系廣泛而深入,我們對香港的加拿大公民負有責任,也關心這座偉大城市的未來�!�
更合理的推測是,莊文浩那時已經盯上“港獨”這個反華抓手�!案郦毞肿印绷_冠聰同一年的公開表態(tài)印證了這一點。
2019年,在香港“修例風波”爆發(fā)前,羅冠聰、李柱銘等一票“港獨”分子前往加拿大國會進行游說,見到當時身為所謂“加港友誼協會”主席的莊文浩。